小孩學琴...爸爸的心酸血淚史

2015-09-29 小孩學琴...爸爸的心酸血淚史


時光匆匆, 算算 Lisa 學小提琴也即將屆滿四年了...

從最一開始, 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 跟同學一起到家裡附近的才藝教室學琴。
看著她學沒多久就可以由發出聲音到拉出一首首民謠歌曲, 心裡頭一個得意的咧...我家 Lisa 一定是一個有天分的小孩。
以後指不定可以靠她發達了...哈哈哈...

當年她一句想學小提琴, 沒想到竟可以持續到現在。趁著今天颱風假, 在家裡寫篇爸爸的心得吧。
首先來聊聊從哪邊開始。要去才藝教室? 還是找人打聽厲害的老師? 要上團體班? 還是個人班?

我們的狀況是先在才藝教室上團班, 一期上完後覺得應該不是三分鐘熱度, 續班時就改上個人班。
在才藝教室這段時間, 老師上課的模式是看著譜帶著拉, 老師示範一句小孩拉一句, 一節課下來大概學 4 行。
然後回家練習練習, 下次來先複習上次的 4 行, 再教下面 4 行...
老師給家長的觀念是小孩學琴讓她們開心的拉就好, 不用太在意音準及節拍。

乍聽之下覺得很有道理。我們又不是要培養音樂家, 要求那麼嚴格幹嘛, 聽起來差不多就好了 ^.^

拉完一冊民謠後, 老師拿鈴木教材第一冊來當課本。回家便立馬上網搜尋「鈴木教學法」...
鈴木教學法的基本理念是:
音樂好比一種語言,要掌握一種語言,最好是從小開始學,開始得越早越能把語言掌握得像母語一樣。
只要孩子們稍有掌握某種樂器的能力,就可以讓他們學。

在教小孩子的時候,鈴木教學法最初都不教看樂譜或任何音樂理論上的知識,
因為那就等如在一個正常的孩子還不會說話之前,便教他寫字和語言文法,那是違反自然的。

鈴木教學法強調讓小孩子先聽音樂。孩子每學一樂曲之前,無論多簡單的旋律,都必先重複聽其錄音。
而聽的方法也很講究,不是全神貫注坐在那裡對著答錄機聽,是在最放鬆最自然的狀態下聽,
如吃飯、嬉戲、入睡前各種休息或半休息的狀態等。總之,就是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像聽家人談話那樣聽他要學習的音樂。

鈴木教學法透過潛移默化的方法使孩子在下意識間熟習一首樂曲之後,就讓他在老師指導下憑記憶把樂曲在樂器上奏出,
完全不用看樂譜或學樂理,整個過程由聽到模仿就像小孩子學說話一樣。
等到拿起樂器要學那首樂曲的時候,孩子基本上只是學怎樣以最舒適的方法把腦海中的樂曲奏出,而不是學那首樂曲的本身,故往往事半功倍。
同時,因為孩子腦海中的樂曲是由名家演奏的,所以他在設法把腦海中的樂曲奏出時,其實是在設法達到他能力範圍內最好的演奏效果。[資料來源]

研究了好一陣子, 深深認同這個教學方法。
剛好在網路上下載到 Suzuki Violin Method 1-10 冊教學曲目的 MP3, 就每天撥給小孩聽。話說鈴木先生選的曲子還都真好聽, 百聽不膩。

之後漸漸的發現不是說用鈴木的教材就叫鈴木教學法。
隨著曲子愈來愈難, Lisa 拉的拍子忽快忽慢, 會的拉很順, 難的拖了好幾拍, 遇到三連音甚至就混過去...反正爸爸也聽不出來 >.<'"

學了快一年, 慢慢發現遇到了瓶頸...Lisa 開始排斥練琴了,
本來上課笑咪咪的變成一副臭臉, 回到家為了練琴的事都要跟先爸媽槓個半天 @.@'"

因綠際會, 轉進林柏山老師的音樂教室...嗯, 重頭學起 ~.~'"
之前在才藝教室拉的太隨性了, 站姿不對, 按弦的手指躺下去, 沒有音準, 拍子...什麼叫拍子?

原本在第一冊第11首巴哈的第二小步舞曲卡了很久, 在柏山老師這裡由小星星變奏曲從頭雕起, 花了三個月直接破關, 然後就一直學到現在。
所以, 回到這題的一開始, 問我初學者要從哪裡開始? 要去才藝教室還是找人打聽厲害的老師? 要上團體班還是個人班?
我們家妹妹 Belle 是直接跟柏山老師一對一開始學琴的。
因為每週陪姐姐伴讀, 老師直接宣佈幼稚園大班時開始正式上課。也因為曲子早就朗朗上口, 一年的時間就拉到第三冊。


上了軌道之後, 雖然沒想要帶小孩去參加檢定, 但也不禁好奇, 學了這麼久, 小提琴的程度該如何區分?
累積多年經驗, 嗯, 我說的是 Google 的經驗啦...發現拉到可以換把位就可以對外宣稱是會拉小提琴的了...
以鈴木的教材來說大概是學到第四冊第四首, 韋瓦第的A小調協奏曲第一樂章, 算是跨入中級的門檻。
然後, 拉完鈴木第八冊應該可以算是進入 Advance 的領域吧。

接著來聊聊對於參加檢定或比賽的想法。
最一開始讓小孩學琴時, 僅僅是希望她能藉此懂得欣賞音樂。
至於參加演奏、比賽只是其中的一些過程。我們關心的將不會是結果, 而是她面對演奏 / 比賽的態度。

演奏會, 這幾年下來已經參加了不少次, 雖然要配合樂團一直練習固定幾首表演的曲目, 但上台時是大合奏, 偶有幾個音拉壞掉也不會有人發現...哈...
有一陣子就很掙札, 要不要帶小朋友去參加比賽? 老師淡淡的問了一句, 去比賽的目的是什麼? 看有沒有進步? 想知道程度如何?
A: 每天陪孩子練琴, 上樂團課有那麼多同學, 程度如何有沒有進步看不出來嗎?!
想去贏個獎杯回來家長可以 Po 到 Facebook 炫耀? A: 如果沒贏呢? 心理素質較弱的小朋友可能就從此就放棄了。

簡單講, 鈴木教學法不鼓勵在初學階段就去參加比賽, 那沒什麼意思。真的想比等到學完八冊去參加教育部辨的比賽才有意義。
(後來才知道,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第一名可以保送師大附中音樂班)

好吧, 老師都說到這份上了, 電視上都說老師的話要聽, 例如: 好的老師帶你上天堂, 不好的老師帶你住套房...
認認份份的過了三年。但是今年暑假前, 還是忍不住瞞著老師偷偷幫 Lisa & Belle 報名 2015 維也納音樂教育全國小提琴大賽...哈...

雖然號稱是比賽, 不過只要表現(分數)有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獲得獎狀跟獎牌, 衝著主辨單位這點鼓勵學習的宗旨, 我們就給他潦下去了...

果不其然, 理想是美好的, 現實是殘酷的...報名之後, 開始後悔沒聽老師的話了 T.T

原來參加比賽不是說報了名, 當天上場露個臉, 然後就可以帶著獎牌回家 PO 文上臉書炫耀的...

首先, 要決定的是選曲...如果有指定曲, 那就沒事, 若無...
依照「事前豬一樣, 事後諸葛亮」的戰情分析, 拿教材的曲子上台比賽是最省心不費事, 還可以「熟嫺兼比賽」、「摸蛤兼洗褲」, 但通常結果是 GG...
理由很簡單, 就像參加「中國好聲音」, 選了一首經典好歌, 例如:千里之外, 上台唱給周杰倫講評, 那不是自己找虐嗎?
可惜, 這是事後諸葛亮。原本想說今年要升小二的 Belle 拿教材裡賽茲第二號協奏曲第三樂章去比賽應該還可以, 但果然就 GG 回來了 ~.~'"

若要另外挑一首曲子, 先不說我們瞞著老師偷偷報名怎麼好意思回去求救, 回家默默上網找了一下過去比賽得名的人都演奏些什麼曲目,
不看還好, 不知者無畏, 隨便看了一下今年文化盃小提琴比賽四年級組得獎的人都拉些什麼曲子, 一看...啊娘喂...  
決賽曲目
作曲 / 編曲者
名次
mendelssohn concerto e 小調 op.64 
孟德爾頌 
1
西班牙交響曲 第一樂章 
拉羅 
2
Violin Concerto No.4 in D major, K.218, Mov. 1 
W. A. Mozart 
3
Concerto OP.8 'Summer' I mov. 
A. Vivaldi 
4
海頓第二號協奏曲 
Joseph Haydn 
5
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 第一樂章 
布魯赫 
優等
查爾達斯 
蒙蒂 
優等
孟德爾頌 e 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F. Mendelssohn 
優等
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 第一樂章 
布魯赫 
優等
Violin Concerto NO.1 A minor 
J.B. Acoolay 
優等

看看人家都拿些什麼出來, 真拿教材裡的曲子出來跟人家比, 那不叫砲灰什麼才叫砲灰?
還好最近樂團正在練這首 J.B. Acoolay 的 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看起來還過的去, 就上了吧~

搞定曲目後, 來談談鬥志這回事兒~
從報名到比賽大約有兩個月的準備時間, 說長不長, 說短不短...
報名前很慎重的問過兩個小妮子, 是不是有想要挑戰比賽。得到的是點頭如搗蒜般的肯定回覆...
然後, 報名後, 好像船過水無痕似的, 沒她們的事, 不是爸媽要去比的嗎?!

要她們多練幾次就說反正還早...一點感覺都沒有...
這時, 爸爸也不是省油的燈, 拿出早就准備好的日劇「交響情人夢」,
果然每看完一集都可激起她們無窮的鬥志, 每次大概可以持續十分鐘 T.T
但好歹燃起了她們心中戰鬥的火苗...

鬥志有了, 但參加比賽跟在家練習是不一樣的。好比唸課文跟參加朗讀演講比賽。
平平一篇文章, 要如何區分起承轉合、如何唸的抑揚頓挫, 如何表達出感情但不煽情...
你會嗎? 看我有閒情逸致坐在這兒敲網誌, 問我?! 我也不會 @.@'"

怎麼辨? 找人救求唄...

除了平常上課及跟樂團團練之外, 另外再透過管道找了音樂系畢業的大姐姐來加強陪練...
每週還要約鋼琴老師伴奏培養默契...我今年暑假的家庭旅遊就這樣自動取消了 T.T

還好 Lisa 跟 Belle 倒是認真的練習起來了...(我的日劇洗腦成功了 XD )
暑假每天苦練, 阿高萊的這首曲子是中快板, 速度大約 120, 為了把樂聲拉的乾淨,
鋼琴老師建議每天從 60開始練, 每次往上加 4 一路拉到 120...
有時拉的開心, 有時拉到翻臉。不信的話可以自己找首 7 分鐘的歌,
例如: 黃舒駿的「戀愛症候群」, 從慢到快一天唱個十次看看會不會翻臉 ~.~'"

後悔沒聽老師的話了吧...

好不容易撐到8月9日北區的比賽。
Belle 當天的表現中規中矩, 國小一升二拉到鈴木第四冊應該算中上了。


沒想到對手太犯規了, 隨便就祭出篠崎第六冊布拉姆斯第五號匈牙利舞曲, 而且還拉的很好...
Youtube 沒找到這位小朋友的影片, 不過倒是找到了今年全國決賽第一名的影片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剛升二年級的小朋友可以拉成這樣(汗'")

結果, 顯而易見 GG 了...

公布成績後, 回休息區安慰 Belle:「其實妳的表現真的很好了」...話還沒說完,
Belle 抬起頭來說:「爸拔沒關係, 你不用安慰我, 明年我還要再來挑戰」...
偶滴媽啊...明年還來啊 T.T

話說 Lisa 今天抽到第一號上台, 雖然口頭上說不緊張, 但表現的明顯沒有平常在家裡練習的水準。
沒想到這樣的一個比賽, 大家竟然都像使盡了吃奶的力氣出來拚輸贏 @.@'"
想想也好, 這樣暑假至少還有一半。

結果成績公布後 Lisa 獲得北區預賽第三名, 晉級九月份在台中舉行的全國總決賽...還沒完吶 T.T

接下來的這個月, Lisa 總算發現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每天會不喊累的拿琴起來苦練。
這也算是決定報名參加比賽以來, 最正面的收獲了吧..哈...


雖然經過一個月的繼續苦練, 最後在全國總決賽裡只獲得第四名,
但是 Lisa 跟 Belle 這次參加比賽練習的這段時間裡, 從漫不在乎, 偶爾認真, 翻臉不練到堅持到最後...
這樣子的一個成長過程及面對壓力、挑戰及挫折的態度才是我們覺得最棒的收獲 ^.^

P.S. 第一名有獎金 12,000, 第二名 8,000, 第三名也有 5,000啊...爸爸哭了 T.T

延伸閱讀。小孩學琴之爸爸的心酸血淚史more...
2012.12.09 藤苗教室第二十六屆演奏會。藤苗琴韻歡樂響起
2013.08.24 第十屆藤苗小提琴教室音樂夏令營

4 則留言:

Toni 提到...

Hi, I'm a Chinese Mom in Dallas Texas. I have two girls who have been learning Suzuki violin. I wonder if you could share with me some information about Suzuki camps in Taiwan. My email is Toni.sun@gmail.com

Thank you so much!

Unknown 提到...

請問可以借轉這篇文章到我的部落格嗎? 謝謝
http://violint.pixnet.net/blog

aa1662 提到...

可以喔 😊

Unknown 提到...

我是單親爸爸,看到這篇文章特別有感,小孩也是從小一上參加學校弦樂社團體班開始學,小一下換個別課程,小二考入學校弦樂B團,小提個別老師也換成學校弦樂分部老師,以配合弦樂團教學步調,此後學琴進展快速,一學期後進入A團,小二暑假參加新竹文化盃小提琴比賽,也是拉J.B.Accolay這曲子,不同的是老師要求小孩參賽,參賽目的應是讓小孩有一個努力的目標,拉這曲子其實也超過小孩程度,但老師訓練嚴格,暑假起是從早上練到晚上,為了比賽,小提琴從四月起即換成3/4琴,當時身高才127公分,比賽結果為優等第二名,有一美國評審評語是小提琴稍有大了些,弓拉不直,要加強抖音。
升小四暑假參加巴雀盃小提琴大賽以布魯赫第一協奏曲第三樂章獲得中年級組第一名,七位教授或博士級評審給了評語及改進建議,繼續練這首曲子三個月後參加106年全國賽初賽,在B組51人參賽中原本目標是前十名,但最後得到特優第二名,這成績我做夢也想不到!
小孩在學琴過程中我幾乎沒什麼參與,只要空出時間配合老師的練琴,很幸運遇到弦樂團嚴格訓練及個別課老師的熱忱教導,周一~周六天天要去音樂教室練琴,回家前老師要驗收,小孩會覺得很辛苦嗎?他說不會,因為有一群好朋友一起學習、練琴,在學琴過程中他覺得快樂,也有成就感,更增加了自信心,我最感激的是很幸運遇到年輕、熱忱又努力研究教學方法的小孩小提老師,幫助克服了學琴過程中的種種問題,同時學校弦樂團參加北區A組弦樂合奏也以91.94高分獲得北區國小A組第一名,弦樂團成員約2/3為中年級學生,有團員從升小三才開始學小提琴,不到一年即進入A團,學琴一年半即代表學校弦樂團得到北區A組第一名,我知道有些音樂老師人認為學音樂應該是快樂的,不應是是為了比賽成績,但事實是我觀察弦樂團同學一起學習,好朋友相聚在一起,雖然練琴時間多,對中年級學生還好,練琴久了也習慣了,但對高年級同學尤其另外在外補習英文課程者,課業壓力是比較太一些,同時假日休閒時間確實也減少許多,學琴這條路該怎麼走?輕鬆、快樂慢慢學,純當作興趣,還是能看得見進步?端視各家長的認知。
小提琴家李瑄部落格有篇「小提琴難矣哉」,建議學琴的家長可以看看。
小孩小提老師的看法:「手感需要捉摸,若一練子沒練,手感會跑掉,又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他並不鼓勵學生走音樂専業,但「國小是學琴的黃金時間,花五年好好認真學琴,等於別人練琴二十年。」這句話我能接受,各位家有學琴小孩的家長們,您有何看法呢?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隨機文章

熱門文章